1、工程基本情况简介
据统计,目前中成药的生产大都采用水溶法,水溶法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洗药、煮提和制剂三个步骤。废水主要来自原料的洗涤水、原药煎汁残液和地表面的冲洗水。
经成分分析,中成药生产废水中主要含有各种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成分有糖类、甙类、蒽醌、木质素、生物碱、鞣质、蛋白质、色素及它们的水解产物。废水中水质水量变化系数较大,其中,CODcr高可达20000mg/L,BOD5高可达8000mg/L。
2、工程主体工艺流程确定
在工艺流程确定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条原则:
(1)中药生产废水含有机质多,浓度、色度高,本工程中废水排放要求较高。
(2)中药生产废水可生化性较好,易于生物降解。
(3)本工程要求低运行成本。
生产工艺废水通过格栅池进入污水处理段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等污染物,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工作负荷。经泵定量提升进入二相厌氧反应器,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小分子有机物,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沉淀池。消化后的废水再进入接触氧化池,与附着在生物填料上的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剩余的有机物,部分随水流带出的悬浮物在斜管沉淀池中得以沉淀出来,出水再经过生物陶粒反应器(BAF曝气生物滤池)后废水达标排放。调节池、厌氧接触池、接触氧化池及沉淀池的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泵进入污泥储存池,加入絮凝剂后,经过板框压滤机脱水处理后运走。滤液回流到调节池进行循环处理。具体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废水物理处理阶段。废水流经细隔栅池,有效去除细小纤维素等不容性悬浮物,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考虑到中成药生产废水排放的不连续和水质变化大的特点,在细隔栅池的后面设置了一个调节池,以均衡水质水量,便于后续的处理。
2)废水生化处理阶段。经物理处理后的废水,先流入二相厌氧反应器中,进行厌氧反应处理。在废水中,含有许多有机物都是从植物中带来的,例如单宁、甙类、蒽醌、生物碱等。这类有机污染物结构比较复杂,不宜生物降解。
水解酸化阶段作为不完全厌氧过程,并没有直接降低废水中CODCr及BOD5,而是使废水中结构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转变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使它们易于生物降解。同进水相比,水解酸化阶段其CODcr并没有降低,而是pH值降低,挥发有机酸升高,BOD5/CODcr值提高。二相厌氧工艺的引入,使废水中难降解的污染物变为易降解的污染物,改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好氧生物降解提供了保证。在这一过程中,采用了自行设计的二相厌氧器。在设计中利用了水力自流作用,使废水进出反应器时,无需外加动力。
采用二相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中药有机废水,要保证后出水水质,仍是好氧阶段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该项工程中,好氧处理采用了接触氧化法,选用了供氧能力大、氧利用效率高的导流式机械曝气机进行阶段曝气,曝气机的开启与停止,均是根据废水中的DO浓度自动实行在线控制,取得良好效果。通过现场测定,曝气池内残余溶解氧在1.5~2.5mg/l之间。
为确保出水水质,经二沉后的废水再经过生物陶粒反应器(BAF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
3)二沉阶段。向好氧反应器处理排出的废水中投入微量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在絮凝剂的作用下,经斜管填料进行后沉淀。